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

我连觉也没睡决定连夜去习惯新博客两页中的不能承受的轻与重。

最沉重的孤独总是压抑着我们,并让我们屈服于它,把我们压倒在地上。于是,孤独同时也象征着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。越是孤独,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,它就越真切实在。
  相反,当孤独完全缺失,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,就会飘起来,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,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,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。
  那么,到底选择什么?是重还是轻?

我连觉也没睡决定连夜去习惯新博客的两页中不能承受的,轻与重。

1.轻(轻)qīng — 份量小,跟"重"相对。

我的生命到目前都是些微小的事情,早上起床洗脸刷牙上学。或者说我的任何一件事情,只要心甘情愿,总是能够变得简单变得轻。

不知不觉Blogger就已经两页了。按一般博客寿命来说,便是已至青春,人生灿烂便于此。就好像蝉在它一生高歌的七日里的第二天。

至少到现在为止,这里是轻的,是自由的,是远离大地的,是我可以放任不管停写30年也没有人会催我的,是如蝉翼如棉纱如被云层遮挡的月光般。如此轻轻的泻正在弄影的花朵上面,却始终无法朗照。又如小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,过轻,所以你听不见。却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,始终充满了绽放的声音。它是一种新归宿的冀愿,也是一种不确定归宿的流动。

我想这便是新浪所不能及的轻。

故我告别于新浪。我不会为那五斗点击率而折腰,虽我非五柳非东坡。其实我一直都在告别中。我已经为了它们而苍老了。我何曾不想拥有美丽妖艳。

或许我就是那只鸟,在不断飞着,片刻停留却又时常露不归宿。这就是所谓没有安全感的表象特征么。
就如一座恢弘华丽的城堡。轻轻触之,如烟般溃散。这便是生命之轻。

2.重zhòng — 分量大,跟"轻"相对。

孤独是,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,你遍寻不着。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,你自给自足。
— 安妮宝贝
时光其实始终超越我们的想象。我们的心可以走到时光的前面。所丧失和接受的东西,却依然要遵循时光的原则。 再怎么告别,事物依然会存在。你的告别与否承认与否决定不了事物的生与灭。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。即物质决定意识。你的意识告别了它,它却依旧存在。
的确。新浪还是依旧在那里,发广告的继续发。偶尔来的客人也会留下一些文字。人总是爱证明,相机也好痕迹也好。似乎证明自己来过这里可以使作为证据。

寂寞它考倒了我。

在这里,没有广告,留言评论少之又少。这难道不是我所希望的轻么。而我,又被理论意义所不能及反而定理所击倒。反而欲忍耐反而愈寂寞,反而欲告别却愈回头。就好像是一座围城。家在新浪却羡煞外面其它落英缤纷的博客,离开新浪却一直去新浪看。

孤独太重。似乎在我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,扔下什么东西也发不出半丝声响。

就如一个人弹着流浪的吉他,一个人拨弦,一个人调音。被吉他压着的重量便是生命之重。

3.两页博客中的轻与重相对辩证关系。
我连觉也没有睡的去习惯这一对辩证关系。轻与重是相对的,百度知道这么说,米兰昆德拉也这么说。

两页的博客说明你建立它已经有一段岁月,往往再不久你的博客就会小有名气,点击率陡增之类的。就如魔幻数字「2」的作用一般,承上启下。

也许从第三页开始,我就会告别。嗯,我一直在告别。这些拖曳无趣庸人自扰的话题。写一些生活琐碎。就好像新浪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一般。

这是走老路么。我想,是的。所以我不想让也许成为现实。曾经想过公布新地址,在游乐园的资料上也填了。后来,便一一删去。是因为我不想打破刚刚好二页的轻重关系。它已接近饱和。

有轻便有重,有重便有轻。这便是狭义相对论的大致上的概念理解。

再怎么说,我也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短暂理解它。好吧,关于这个复杂萦绕的辩证关系。等到三页的时候再继续深究下去吧。




2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我希望你轻松快乐。
很多沉重的想法有时也许只是支撑我们想要快点长大的心的。
可现实也许有时淳朴得像冬日里的阳光。
没有理由不快乐。

Kaksi Dwa Twee 说...

cafe

你总是最关心这里的一个。

你也要快乐。:)